2022年3月25日下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建广老师应邀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欧洲文学也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讲座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胡丹副教授主持,德语系师生代表踊跃参与。
吴建广教授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与感性、概念与图像(隐喻)、科学与文学的二元对立出发,指出马克思学说“整全性创作”(Universalpoesie)及诗性叙述结构与欧洲文学视域融合,彰显了马克思辩证统一的真理观,不仅具有文艺学和美学价值,更有方法论、认识论、存在论意义;提出学术命题:欧洲文学(诗学)同样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吴建广教授就马克思德文原著与欧洲文学视域融合的线索进一步展开:根据现有资料,诗人马克思著有近400印刷页的文学作品,对抒情、戏剧和叙述三大诗学类型均有尝试。对欧洲经典文学的熟读精思和创作实践奠定了青少年马克思人文素养的基础,形成了马克思学术叙述中文学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与欧洲文学视域融合的本源。
基于语文诠释学,在诗学韵律、修辞手法和文学互文层面,吴建广教授分析、阐释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马克思学术文本选段。结合详实的互文数据和文本析出,吴教授从图像展示与概念推演的相互关联性中彰显马克思的行文风格,证明多元文体和学科辩证统一的“整全性创作”是马克思学术论证与文学叙述相辅相成的语文特征。
最后,吴建广教授着重指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上形成了对马克思学说的来源和组成部分的既定认知,欧洲文学对马克思的深刻影响被严重忽视;德语是马克思学说的语文之家,从语言风格、文学特征、哲学思想诸方面研究马克思德文原著,重申“欧洲文学也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这一命题,旨在回归马克思学说的整全性,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提供中国学术界在新时代对马克思原典的自主性诠释,更为我们理解、经验、认知与解释世界的多元性、丰富性、立体性、综合性和统一性树立榜样。
通过本次讲座,吴建广教授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师生阐明了马克思德文原著的文学特性,开拓了研读经典著作的新思路。马克思德文原著与欧洲文学视域融合这一研究领域的开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围,也为中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附:个人简介
吴建广,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学科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文字:李昕瑶 吴小伟
图片:吴小伟
审核:胡丹